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信息化时代下测绘学科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 

来源: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03

测绘科学与技术是地球科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测绘学科在国民经济建设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知识创造的源泉,高等院校为测绘学科本科毕业生和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摇篮。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我国在城乡规划、农林生产、矿山开垦及交通建设等诸多领域对测绘类人才的需求愈来愈旺盛;并且,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快速的信息化发展,测绘科学技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无疑对高校测绘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施加了更多的严峻挑战。

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测绘相关专业本科生培养的一大目标就是要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测绘人才。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科技素质。创新意识决定了创新的产生,创新思维是创新的关键并决定了创新的成功和水平,科技素质是创新的基础[1]。目前,国内众多高校虽然也认识到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在测绘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具体课程或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仍然是以书本知识传授为主,教学方法主要还是“填鸭式”传授知识,对学生的主体创造性、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重视不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多个角度出发,探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测绘相关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的途径,以期为国内高等院校创新型高素质测绘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价值。

一、测绘学科的演变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当今世界已步入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时代,信息产业早已成为经济增长新的驱动力。测绘学科也正经历着从数字化测绘到信息化测绘的发展阶段[2]。早期的测绘学科基本利用地面观测技术、手工操作等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测绘精度偏低,劳动强度大, 处理周期长, 并且还因为受到测绘仪器和方法的限制导致测绘工作只能在局部地区或静态状态或特定时间段下展开。之后,空间技术的发展和各种对地观测卫星的应用, 使人类有了整体对地球观测的途径, 遥感卫星观测技术能提供全球性、连续重复性的对地观测数据,数字化测绘技术由此诞生。与传统测绘技术相比,数字化测绘的输出结果具有更大的直观性,能让用户获取更丰富的信息以满足其更高的需求[3]。

现如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空间定位技术。用户需要通过空间位置的确定,才能获得大量与位置有关的信息。而信息化测绘技术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需要利用信息化测绘技术进行实时定位,以满足自身对空间信息的需求。甚至于我国许多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都需要信息化测绘技术才能有效完成。这都充分地证明了信息化测绘的重要性。信息化测绘技术是数字化测绘技术更进一步的发展,它除了之前所述的数字化测绘的优点之外,还具有整合、筛选、优化的功能,进而更能适应现今信息化社会对测绘学科的新要求。

作为现代社会产业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测绘为基础和主干的地理信息产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期。测绘学科与其他交叉学科的融合日益密切,空间大数据理念也推动了测绘学科的革新。测绘新技术、新观点不断涌现。重新思考和审视当前背景下测绘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已经势在必行。测绘专业利用测绘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知识,测定地球与其它星体形状、构筑物的三维特征及其与指定参考系的关系、地球重力场及其内部物理特征、运动物体的特征及多维参数等,并研究这些技术在城乡规划、工程、工业、资源监测与管理、生态环境等领域中应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测绘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应在学科发展的基础上,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应用能力、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在加强基础理论教育的基础上, 加强专业素质教育的培养, 强调包括思想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教育, 提升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打好基础, 开拓创新思维, 立足于当前, 面向于未来, 走全面发展地成长道路。

具体而言,笔者认为,信息化时代下测绘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可定位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测绘学科优秀人才。毕业生应具有较全面的测绘地理信息基础理论与知识,掌握工程测量、摄影测量、资源与环境生态等方面的技术;具备吃苦耐劳的作风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以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3S”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空间信息综合处理能力,接受科学思维和工程实践训练,拥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具备较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一定科学研究的能力。毕业生能在测绘、城市与工程建设、土地矿产资源、地质生态环境和规划等领域从事与测绘地理信息、资源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应用、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上一篇:测绘科学与技术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参考文献新标准——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