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为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优化提出了新课题,其中,科技赋能疫情防控卓有成效,并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了新科学技术的应用程度和社会效益。
在本次防控工作中,政府机关和高科技企业密切合作,以科技赋能社会救治,为医疗一线提供技术支持,为民众生活提供便捷服务。这支高科技集团军俨然成为疫情防控战场上的硬核力量。
一、科技赋能新冠疫情防控的几个特点
科技赋能新冠疫情防控是我国科技应用的一次“大练兵”,它在检验了过去几年科技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展现出一些特点:
(一)政策引导,着力优化实施环境
在整个疫情防控阶段,各级政府积极引导科技赋能,直接促成了高科技抗疫成果的井喷式涌现。习近平总书记在抗疫部署工作中强调:“要综合多学科力量开展科研攻关。”[1]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机关也根据自身工作需要密集出台了科技抗疫新政策,配套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完善惠企政策,为科研攻关优化创新环境。如科技部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便利化、组织推荐针对疫情防控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2]。国家卫健委发布号召各地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便民服务提供支撑。[3]各省市也紧急布局疫情防控项目,制定奖励或补贴政策,通过专项资金、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多种方式,激励科研攻关。
积极的政策引导和扶植,为科技企业投身抗疫前线提供了环境和资金的保障,科技企业开展科研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坚实力量。
(二)企业配合,主动担当社会责任
本次抗疫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企业全力投身一线。从以各种途径全球筹措物资,到和政府机构密切合作,再到自发研制新技术成果,企业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成为科技抗疫的生力军。
政府发布“征集令”,企业积极“揭榜”,双方的有机配合在抗疫一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2月10日,央视直播的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直接点名阿里、腾讯等大型网络公司,请它们研发社区公共管理软件,表示“一个有益的公益软件比捐10个亿还管用”。阿里云和腾讯立刻配合研发,很快就推出上线,取得了极好效果。
政府和企业默契合作,在关键领域,精准施策,提高了防疫工作效率。而除此之外,企业还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技术优势,或全球调集物资,或自主研发科技产品,主动分担抗疫重担。比如,大疆研发出无人机测温应急解决方案投入使用,互联网运营商制作的疫区人流大数据画像、确诊人群交通轨迹收集,等等。企业主动研发,扩展了防控疫情的技术手段,挖掘出更多的市场空白点。
企业发挥调动资源的能力与作用,施展科技特长,展现出危机之下中国企业的责任担当,这也是中国科技发展到足够高度才能实现的,是综合实力的体现。
(三)“互联网+”表现亮眼,新技术迅速落地
“互联网+”发挥资源汇聚作用,在防疫物资供需对接、物资调配、产能恢复、信息传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互联网+物流,调配全球防疫物资;互联网+销售,促成“云端经济”爆发式发展;互联网+教育/办公,帮助学校复课,企业复工。
而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也在疫情防控中落地应用,发挥了巨大效能。5G技术于2019年刚刚商用,区块链技术、AI技术在近几年才开始走上前台,但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以它们为代表的新技术为抗疫一线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抗疫实战中,助力科技下沉,引领未来变革。
借助5G技术,亿万人次实现了对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过程的“云监工”,5G+VR+机器人技术助力远程会议、探视等工作,触发了医疗行业的深度革命;区块链在防疫筛查、疫情监测、慈善公益、社区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AI机器人活跃在医疗、物流等多个领域,人工智能医学辅助诊断系统,让医生每一次阅片的时间大幅度缩短,无人清扫消毒车,替代逆行,更大程度地保障了安全。2月20日,香港《南华早报》就刊文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把中国变成了展示科技实力的大型试验场”[4]。
二、科技应用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
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从医疗系统、政府机构再到民生领域,都纷纷引入了诸多先进的技术手段,发挥了资源整合、技术赋能的独特作用,涌现出一系列好的做法和应用产品;与此同时,技术的落地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对技术本身及由此涉及的相关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上一篇:抗疫:一场从将军到士兵的战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