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网络超长篇小说,一般是指百万字以上,甚至有千万字篇幅的网络小说。[1]174网络超长篇小说的点击率、IP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远远超过网络诗歌和网络散文。大众提到网络文学,一般都不自觉地指向网络小说。在巴赫金看来,主导文学命运的,体裁超过了思潮和派别。[2]510网络超长篇小说的特点、存在价值与不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网络文学。网络超长篇小说的篇幅,突破了读者对长篇小说的审美预期。小说创作和接受的生态环境也因此改变,给小说研究带来新的课题。对于擅长网络超长篇小说创作的唐家三少,其作品总量远远超过了仍活跃在文坛上的张炜、贾平凹等传统作家,是“值得思考的文学现象”。《文艺报》总编辑阎晶明说超长篇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现象”,并认为它的出现并非是偶然的,而是“信息时代全民写作的必然结果”[3]。当前对网络超长篇小说的研究,具体作品的微观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宏观研究还有待深入,如对它的产生原因、主要功能和未来发展等研究内容,需要从科技、文化和美学等维度进行探讨。
一 科学技术支撑的“文学帝国”
按照传统的界定,长篇小说一般是指10万字以上的作品。超过百万字的,如法国的《追忆逝水年华》、克罗地亚的《戈尔达娜》、我国的《长城万里图》等作品,屈指可数。在网络文学出现之前,如果把百万字以上的超长篇小说作为一个文学现象来进行研究,似乎缺乏学理上的充足依据,因为它还不具有普遍性,只是个案而已。但网络超长篇小说创作已成为普遍现象,据聂庆璞几年前的统计,仅纵横中文网超过100万字的网络超长篇小说就有1200部[4]。五六年过去了,现在网络超长篇小说的数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可以说,系统研究网络超长篇小说的时机已经成熟。前文提到的唐家三少,超长篇小说是他创作的主要体裁,其作品有《空速星痕》《善良的死神》《惟我独仙》《冰火魔厨》等,十年间创作的作品高达3000多万字。[5]探讨网络超长篇小说,不能不重点关注唐家三少。研究网络超长篇小说,首先要探讨它的产生原因。与普通读者一样,许多研究者感兴趣的,是网络作家怎么创作出如此超长篇幅的作品,这个庞大的“文学帝国”是如何建立的?
一种文学体裁的出现,如同其他历史现象,其产生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恩格斯所说的有无数互相交错力量的历史合力结果。从作者的角度看,许多写手开始触网,是抱着玩玩的态度,纯出于个人兴趣和爱好。但是超长篇小说创作,需要持续不断的日更,如果只凭兴趣和爱好,恐怕是难以坚持。解释此现象,就要涉及网络超长篇小说创作背后的巨大经济利益。网络小说是按照字数付费,字数越多,写手获取的报酬就越多。“菜鸟级”写手每年只能拿到一两万元,而“大神级”写手则能轻松进账百万元。同时,网络超长篇小说还可以纸质出版,改编成影视、游戏等产品,其日益飙升的IP价值,吸引写手们拼命去写。当然,网站、出版社和游戏商等也获得相当一部分的利润。可以说,利益的追求是网络超长篇小说出现的重要因素,但是仅有此还不能导致超长篇小说的产生。
有同样的写作驱动力,不同时代作家的创作成效并不一样。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曾拟定《人间喜剧》的庞大创作计划,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三大部分。他一天写作时间高达十五六个小时,“一口气把十几支羽毛笔写秃”,工作强度能与现在的网络作家一比。他夜以继日地创作,并靠黑咖啡来提神助写,不仅因为强烈的文学使命感,还有经济上的原因,他负债累累,旧债未了,新债又来,只得拼命写作赚取稿费。20年过去了,最后的结果呢?用茨威格的话说,“这个毫无节制的人给自己确定了一个实际上难以达到的目标”[6]402-406。而网络作家唐家三少的当时境遇与巴尔扎克有相似之处,因为结婚急需要在北京买房,他必须加快写作速度赚够买房的钱。北京的超高房价是天下皆知,通过短时间创作的稿费来买北京的房,不亚于是天方夜谭,但是唐家三少做到了,一年就写了3本网络超长篇小说。[7]
巴尔扎克和唐家三少的主观能动性都已发挥到极致,但是一个完成了计划,另一个则没有,原因何在?小说创作量的突破,还取决于创作的速度。作家的时间是有限的,只有提高创作的速度,才能实现量的突破。而速度能否得到提升,必须要探讨书写的技术问题。有学者认为,网络超长篇小说的产生原因,除了商业原因之外,还有小说自身因素——类型化写作。如玄幻、魔幻、穿越、游戏、官场等网络小说,有固定写作套路和模式,“许多的写手只将一些名字、场景或道具略作更换,就能按照套路写下去,轻车熟路,一泻千里。”[4]类型化写作,的确是网络超长篇小说出现的原因之一,但是不能仅仅探讨至此。按照类型化和模式化进行创作,是通俗文学的一大特点,如张恨水的社会言情小说也是如此。张恨水一生写了近3000万字作品,其中小说有2000万字左右,在当时称得上是创作上的奇迹,但作品数量还是无法与唐家三少比,其原因在于书写技术的时代限制上。
上一篇:来自弗兰肯斯坦的启示面向科学工作者推出的全
下一篇:没有了